生态环境部召开2018年前三季度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工作调度会2020-11-11 09:13
为保证《水十条》规定的水环境目标如期构建,打好碧水保卫战,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的组织开会2018年前三季度水环境合格迟缓地区工作调度会。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持续增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国水环境总体呈现出明显改善趋势,一批城市顺利解散了“水环境合格迟缓地区”行列,参与调度会的城市也越来越少,已由今年第一季度的73个和上半年的39个,增大到前三季度的20个(名单所附后)。滨州、苏州、信阳等3个水质提高较好城市应邀参加会议作过经验交流讲话;沈阳、太原、运城、铁岭、益阳等5个水环境合格迟缓城市不作了表态讲话。会议认为,全国水环境提高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引人注目,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等省份已完成年度目标压力较小;太湖、巢湖蓝藻水华防控风险减少,富营养化问题引人注目;白粪水体整治任务十分艰巨,36个重点城市中有8个城市整治任务完成率高于50%。沈阳、太原、运城、铁岭、益阳、南通、太原、鞍山、长春、深圳、邢台、四平、辽源、营口、揭阳、辽阳、锦州、武汉等18个城市倒数3次参与调度会,水环境合格工作进展较慢,必须引发高度重视。会议拒绝,各地要提升政治站位,稳固竖立“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中央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极力打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压实主体责任,坚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多部门专责协商,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前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抓好任务实施,严肃分析水质不合格原因,自学先进设备地区经验,逃跑问题的“牛鼻子”,重点突破,构建水质明显改善。会议特别强调,要极力阻止水污染管理过程中急功近利、轻表面工程,重实际效果的作法。对水污染管理、水环境监测数据等方面不实问题,日后找到,严厉查处、坦率追责。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之后了解前进《水十条》实施,推展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