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全球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困境_首页2020-11-01 09:13
2019年3月底,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宣告全国首单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落地朝阳区,这是一项历史性的进展,目的通过市场化的绿色保险手段保证一栋商业建筑构建其预期的绿色运营星级标准。意味着两周之后,青岛市宣告全国首单超强低能耗建筑性能保险落地中德生态园,也是通过绿色保险方式来保证多栋住宅建筑预期的超强低能耗性能。从2016年保尔森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绿色保险模式的设想,到绿色保险产品的合作研发,再行到两个绿色保险合同的签订,虽然整整经历了三年时间,却贯彻突破了长年后遗症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两大困境:建筑设计与实际运营的性能错配,以及绿色信贷发售与绿色性能确认的时间错配。Carlina Teteris/ GettyImages绿色建筑与节约能源建筑绿色建筑仍然被称作建筑行业向更为环境友好转型的期望。其特点是更佳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身体健康的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其它一系列绿色性能。最出名的绿色建筑证书体系之一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7年研发的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标准(全称LEED)。完全是刚好,中美两国开始在北京合作一个具备历史意义的节约能源建筑样板项目。这栋最后沦为中国科技部的办公楼于2004年竣工,并沦为第一个取得美国LEED证书的中国建筑。中国于2006年开始研发自己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又称三星标准(TSP)。2008年,第一栋建筑获得三星标准评级。在三星标准实行的头五年,仅有将近1万平方米的建筑取得绿色建筑评级,这与同一时期中国竣工的10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规模比起,完全微不足道。2013年,国务院发送了绿色建筑国家行动方案,很大性刺激了绿色建筑市场。随后三年,三星建筑评级的建筑面积超过4.72亿平方米,乘势多达美国LEED证书体系,沦为世界上证书面积最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国的节约能源建筑发展要早绿色建筑。从1986年开始施行第一个居住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早已辈出被动式建筑、超强低首页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身体健康建筑、低碳建筑、零碳绿色建筑等等诸多概念。尽管概念千变万化,但只不过特别强调的都是建筑实际运营性能优化。数据来源:住建部绿色建筑中心网站错配一:建筑设计与实际运营的性能错配由于建筑行业固有的特点,绝大多数绿色建筑与节约能源建筑都不存在设计与运营的性能错配问题。绿色建筑设计无法保证一栋建筑竣工后的绿色性能与当初设计几乎吻合。而超强低能耗建筑在设计阶段的能耗指标无法确保实际运营时几乎构建。